1. <table id="idvzq"><ruby id="idvzq"></ruby></table>
  2. <li id="idvzq"><cite id="idvzq"><div id="idvzq"></div></cite></li>
        1. <tr id="idvzq"><label id="idvzq"></label></tr>
        2. <track id="idvzq"></track>
        3. 讀《美學散步》有感

          發布日期:2022-08-31   信息來源:機電安裝分局   作者:王恒   字號:[ ]

          最近看到一本美學的書,宗白華先生的《美學散步》,其中有一段是針對人如何發現美的闡述。

          每個人都對美有不同的見解,可是,都只局限于那心中的歡喜,卻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對美學進行透徹地分析與講解。

          文人騷客將她藏于字里行間,引無數學子沉醉在書海,漫游在天際;丹青墨客將她沒入宣紙筆尖,路過的游人無不停駐觀摩,贊嘆連連。感嘆生活不易時,何不是因自己缺少一雙善于發現美的一雙眼睛。希望大家在以后能在坎坷時能擁有一雙美眸,為自己在坎坷時增添一份欣慰喜悅。

          “散步是自由、自在、無拘無束的行動,它的弱點是沒有計劃沒有系統?!弊诎兹A先生在文中第一篇就表明,此著作沒有固定的順序或規律,亦是隨心而寫。

          在此文中開篇即寫到“何處尋美”?擁有一雙發現美的雙眸是無比重要的先決條件?!霸姾痛憾际敲赖幕?,一是藝術的美,一是自然的美?!蔽覀儚淖罨镜哪坑^耳聽去探尋美的蹤跡,但是目觀耳聽的美最終源于心中的歡喜和愛悅。正如宗白華先生所說:“如果你在自己心中找不到美,那么你就沒有地方可以發現美的蹤跡?!?/p>

          尋美,我們可以從前人、詩人、藝術家作品中發現美,也可以自己擴展自己的感情,使自己也能成為一個易于發現美的作家。

          在自身擁有尋美的雙眸時,這是感性。理性的分析何為美,宗白華先生在自己著作中將美學分為兩個方面。精神意境與現實空間,其中精神意境方面又分為“空靈與充實”和“藝術表現的虛實?!?/p>

          宗白華先生是如此解釋“空靈”:藝術心靈的誕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剎那,即美學上所謂“靜照”。靜照的起點在于空諸一切、心無掛礙和世務暫時絕緣,這時一點覺心,靜觀萬象,萬象如在鏡中,光明瑩潔,而各得其所,呈現著它們各自的充實的、內在的、自由的生命,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。這自得的、自由的各個生命在靜默里吐露光輝。

          是觀之而心動,近之而忘情,納滄海一粟,容天地萬物。自身與萬物產生共情,靈是萬物獨特的存在。動物的靈,猶如雨后山林,猛虎停步,駐步回首觀山河,美蝶輕舞,飄落花蕊,細嗅淺閱有微香。而人會把美藏于深幽閨閣,藏于字里行間,心襟寬廣之人更易發現美,創造美。

          如陶淵明先生在《飲酒》中道: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,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。此處應是由空靈轉入充實的變化,人物有大胸襟從而才能發現現實尋常普通人不易發現的美感。

          此書,從側面也提醒人們保持發現美的眼睛,保持寬廣胸懷,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。工作生活也應如此,熱情不應被柴米油鹽、煩惱占據,保持真我,保持熱愛生活的本心。






          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

         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麻豆

          1. <table id="idvzq"><ruby id="idvzq"></ruby></table>
          2. <li id="idvzq"><cite id="idvzq"><div id="idvzq"></div></cite></li>
                1. <tr id="idvzq"><label id="idvzq"></label></tr>
                2. <track id="idvzq"></track>